【中國禮品網訊】我們常說:禮輕情誼重。中國人為了避免尷尬,人們接受禮物時往往并不當面打開禮品,在客人離開后悄悄打開禮品,禮物輕了,便會偷偷抱怨。而在西方,人們在接受禮物時,往往會當面打開禮物,大呼小叫地稱贊一番。很多普通西方人在送禮行為上采用一種“輕視”的態(tài)度,便宜且有新意的禮物就能達到“情意重”的效果,而不是要給你一份“還回來”的壓力。據外報報道稱:金融危機的壓力讓西方人不再去購買禮品相送,而是把往年收到的未拆封的禮品重新打上漂亮包裝送給對方,并在卡片上寫明,對方也會給予充分理解。 態(tài)度上的“輕視”并不影響選購上的用心。為滋潤人情,禮品的用心比“用金”更加溫暖人心?!禩IMES》曾經講述了一個感人的“送禮”故事:生在農場貧困家庭的15歲的菲利普從未想過自己會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。當他在圣誕節(jié)愛上了一個生命只剩下兩個月的14歲女孩多納時,他決定將自己的心臟當作圣誕禮物移植給多納。 西方人互贈的禮品即便廉價,也會附上精美的包裝,以此令收禮者體會到送禮人的用心。而東方人眼中,禮品的本身被看得尤為重要。陳先生在圣誕前去拜訪一位許久未見的老朋友:“早就說要去卻一直抽不出時間,我這次挑了一款加濕器,冬天空氣太干燥,空氣要滋潤,人情也得滋潤,我準備拿這個當禮品,算是分享舒適和健康吧。”陳先生說。陳先生的用心是為了祝愿,章盈的用心則是為了留住記憶:朋友圣誕節(jié)時要移民去澳大利亞,章盈為了讓朋友記住兩人一起經歷的點滴,將兩人的合照做成了彩色雕塑。當年純真的笑容活靈活現(xiàn)地刻在了石膏上,當年穿的衣服也真實如昨。 擺脫送禮的糾結,心理專家建議:“不要認為人際關系一出現(xiàn)問題就歸結于送禮送錯了,更不要因此改變自己的習慣。如果所處的位置特殊,由于工作不適,或長時間的努力之后仍不能適應,不如換個環(huán)境,放松自己。用心送禮,才是最好的禮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