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國禮品網(wǎng)訊】近日,廣東省郵政局在廣州隆重舉行“徐悲鴻《奔馬》作品真跡展暨《中國珍郵--奔馬》首發(fā)式”活動,邀請到徐悲鴻長孫徐小陽先生及著名郵票設計師姜偉杰、呼振源、閻炳武、史淵等親臨現(xiàn)場與集郵愛好者交流。徐悲鴻被譽為“中國現(xiàn)代繪畫之父”,本次展出的兩幅徐悲鴻真跡是由徐小陽親自珍藏的鮮為人知的名作《柏樹馬》和《贈陶麟書》,價值分別高達2400萬元和1800萬元。
同時展出的還有由徐悲鴻紀念館提供授權的9幅真跡直接高精仿作品,其中《大奔》、《六駿》、《山河》、《天馬》等為1978年中國郵政發(fā)行的T.28《奔馬》郵票T.28M《奔馬》小型張原圖作品。經(jīng)徐悲鴻夫人、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廖靜文授權,九幅高仿作品均加蓋廖靜文的鈐印,彌足珍貴,引來眾多收藏者駐足欣賞。
多年來,徐悲鴻的繪畫作品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和無數(shù)收藏愛好者的追捧,尤其以馬為主題的畫作,更是在拍賣市場屢創(chuàng)新高。《春山十駿圖》拍賣價格高達1億多元,問鼎奔馬主題繪畫作品最高價;《秋風立馬圖》拍出3000多萬元,居“單馬”拍賣作品首位。
“祖父的作品身價屢創(chuàng)新高既讓人喜也讓人憂,喜的是祖父的作品藝術價值被世人所高度認可,憂的是不菲的價格也使得祖父的藝術作品遠離了普羅大眾。”徐小陽表示,令人欣慰的是,繼《奔馬》郵票之后,如今,祖父的作品又能夠以《奔馬》紀念郵冊的形式與大眾見面,這是緬懷他的最好方式。他強調(diào),“中國有2000萬集郵愛好者,郵票是參與最廣泛的一種收藏品種。”
據(jù)廣州郵政工作人員介紹,《中國珍郵--奔馬》由原《奔馬》郵票的設計者劉碩仁會同閻炳武、呼振源、姜偉杰、史淵聯(lián)袂設計,發(fā)行價388元一本,正面含一張面積為原《奔馬》小型張1.5倍的紀念郵票,5個設計大師簽名的紀念封以及3版?zhèn)€性化郵票,背面為徐悲鴻創(chuàng)作的奔馬經(jīng)典畫稿。
此外,中國郵政還特別打造了《中國珍郵--奔馬》純金/純銀版,通過貴金屬雕刻技法,將《奔馬》郵票10枚、小型張1枚以純金/純銀為材質(zhì),進行1∶1精工演繹。
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《中國珍郵--奔馬》一經(jīng)開售,迅速點燃了眾多集郵愛好者的購買熱情,有的甚至一口氣買下3本、5本等。擁有20多年集郵經(jīng)驗的張先生就買了3套,并得到了郵票設計大師的親筆簽名。他告訴記者,自己購買紀念郵冊的目的不是想獲得投資回報,而是愛好收藏。
在張先生看來,“個性化郵票雖然投資價值不高,金銀版《奔馬》郵票也只是一種復制,性價比也不高,但是設計美觀,藝術價值高,平時拿出來欣賞,了解學習背后的歷史和文化,本身就是一種享受。”
已有十幾年集郵經(jīng)歷的陳女士也手捧一套紀念珍藏冊和一整套《奔馬》郵票,笑容滿面地對記者說,“我手里拿的,不是郵票,而是藝術。最開心的是今天能親眼目睹徐悲鴻兩幅真跡,非常大氣。”在陳女士看來,集郵是一件快樂的事情,同時能夠感受郵票當中的文化氣息。
據(jù)介紹,除了題材好之外,郵票的品相也非常重要,與價格相輔相成,一般品相比較好的郵票價值會更高,在收藏者要用比較好的護郵袋,立放在干燥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