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國禮品網(wǎng)訊】在國際商務(wù)交往中,禮尚往來是建立人際關(guān)系、拓展業(yè)務(wù)范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因此,必須懂得各國的送禮習慣,掌握好送禮的規(guī)則和藝術(shù)。若運用不當,則會造成雙方的不快,甚至會導致關(guān)系中斷。 美國人主要講究實用性和奇特性,只要禮品能滿足好奇心,他們就會對送禮者留下一個好印象。如果能送一些具有獨特風格或民族特色的小禮品,美國人也會歡迎。例如,我國產(chǎn)的仿兵馬俑,在美國人心中就是一份難得的禮品。此外,包裝禮品時不要用黑色的紙,因為在美國人眼里,黑色是不吉利的顏色。同時,要注意贈送禮物不應(yīng)在生意交談的開始,而應(yīng)在結(jié)束的時候。 在英國請吃飯或看歌劇可代替送禮。給英國人送禮時,應(yīng)送些價格不太高的禮品。如果價格很高,就會被誤認為是一種賄賂。送一些高級巧克力、一瓶名酒或一束鮮花,都能得到受禮者的喜歡。但要注意,最好不要送印有公司標記的禮品。對于英國人來說,除非你跟他們很熟,否則不要送禮品,不然,他們會認為送禮的人很庸俗,是想得到他們的報答。 初次結(jié)識一個法國人時,不要送禮。法國人祟尚藝術(shù),因此,禮品最好多帶有一些藝術(shù)性,如有特色的仿古禮品,他們就會很喜歡。如果應(yīng)邀到法國人家中用餐時,應(yīng)帶上幾支不加捆扎的鮮花,但菊花必須除外。 德國人很注意禮物的包裝,禮品切勿用白色、黑色或棕色的包裝紙或絲帶包扎。如果禮品包裝粗糙,他們會認為是不尊重人。另外,不要送尖銳的東西,因為德國人視其為不祥之兆。邀請郊游是德國人極喜歡的,那樣會大得人心,但一定要有細致周到的安排。 給日本人送禮時,不要一次送4樣或9樣東西,因為在日文中,“4”與“死”諧音,而“9”則與“苦”字諧音。日本人喜歡名牌貨,但對裝飾著狐貍和獾的東西很反感,他們認為,狐貍是貪婪的象征,獾則代表狡詐。到日本人家中做客,攜帶的菊花只能有15個花瓣,因為只有皇室的帽徽上才有16個花瓣的菊花。日本人認為,贈給個人禮品應(yīng)當在私下贈送,不應(yīng)在公開場合贈送,除非你給在場的每個人都贈送禮品。 非洲人對禮品的價值不大講究,但重視禮品的實用性,不宜送高檔禮品。 在俄羅斯、烏克蘭等國家,送禮品只要送名牌,特別是西方名牌貨,不論禮品價值的高低,都容易獲得他們的好感。從一盒"萬寶路"香煙、一條LEVIS牌牛仔褲,到一臺日本產(chǎn)的彩電,都會使他們感到十分滿意。 阿拉伯人也像日本人一樣,把禮尚往來看作一件自豪的正經(jīng)事。精美華麗的禮物比平淡簡單的禮物更受歡迎;有"名"的東西比無名古董更受歡迎;智力玩具和工藝品比單純實用的東西更受偏愛;各種酒類包括那些描繪有動物的禮物不受歡迎。